創(chuàng)城,讓百姓獲得感強起來
——我市深化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紀實
環(huán)渤海新聞網專稿 (本報記者 閆妍)“全國文明城市”被認為是一座城市的最高榮譽,也是城市競爭中最有價值的“金字招牌”。創(chuàng)城,老百姓怎么看?創(chuàng)城,到底給唐山百姓帶來了什么?
在接連幾天的走訪中,記者聽到市民談論最多的一句話便是:“創(chuàng)城,讓環(huán)境更美了,交通更順暢了,辦事更方便了!
提升市容市貌,打造優(yōu)美環(huán)境
曾經的坑洼路面填平了,多年未清理的垃圾不見了,小區(qū)里的私搭亂建消失了……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百姓從中感受最多的,是與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息息相關的內容。
“黨員志愿者們第一次來我們社區(qū),居民們旁觀的多,當時大家伙都是一個心理,創(chuàng)城也就是做做樣子唄,可當天,小區(qū)里堆放挺長時間的建筑垃圾就被清走了大半,當時我們心里就豎起了大拇指。第二次他們來,居民們就開始主動配合,還拿出家里的工具與志愿者一起清理小廣告。等第三次,包括我在內,很多人給志愿者們送去了礦泉水和毛巾。”古冶開灤二中家屬院的劉大媽告訴記者,“黨員志愿者進社區(qū)、進樓棟、進家庭,對社區(qū)的衛(wèi)生死角、生活垃圾和樓道內小廣告清理整治,讓我們覺得特別暖心、貼心,看到他們?yōu)槲覀兩鐓^(qū)環(huán)境作出這么大的貢獻,作為唐山的一分子,也特別想為咱們唐山創(chuàng)城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國防樓社區(qū),李大媽看著家門口200多名志愿者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忍不住感慨:“私搭亂建沒了,地鎖拆了,忒好!”她告訴記者,很多居民對社區(qū)中的私搭亂建早有怨言,“創(chuàng)城,解決了老大難問題!原來老覺著小區(qū)的環(huán)境不太好,都不愿意下樓活動,F在我們經常到樓下的健身器材那兒鍛煉,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真的感覺挺幸福!
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社區(qū)是基礎。截至目前,全市已拆除私搭亂建6300余處,治理亂圍亂種5500余處,清理亂堆亂放5700余處,拆除地鎖2560個,清除非法小廣告59000余條,清運垃圾、清理草坪雜草10萬余平方米,積極恢復拆違后綠化和硬化設施,綠化補植35000余平方米,跟進硬化8000余平方米。
除了家門口的環(huán)境變美,許多市民還驚喜地發(fā)現,越來越多色彩艷麗、圖畫精美的公益廣告亮相唐山街頭,不少曾經斑駁灰暗的工地圍墻或老舊的社區(qū)圍墻,已被一面面新增設的主題宣傳墻、宣傳街區(qū)所代替。截至目前,市區(qū)沿街牌匾和公共部位廣告中“講文明、樹新風”“圖說我們的價值觀”等主題內容的公益廣告比例達到了50%以上。
從事室外裝飾廣告業(yè)務的李衛(wèi)國,經常往返于唐山和北京兩地。在他眼中,各種形式的公益廣告已然成為唐山城市文明的一大亮點。“在我的印象里,這些牌匾和燈箱多是為發(fā)布商業(yè)廣告而設立的,唐山能夠拿出這么多的資源用于公益廣告和精神文明建設,這樣的魄力和精神難能可貴!
“現在上下班,沿學院路一路向南,無論開車還是徒步,都是一種享受!笔忻裥禧惥旮嬖V記者,從新華道到南新道短短不到900米的距離,道路兩側就種植了國槐、合歡、銀杏等喬木,其間還穿插雜植著海棠等灌木花草,“道路越來越潔凈,路旁花草爭芳斗艷,令人賞心悅目。”據了解,我市逐步加大了對道路機械化清掃和灑水抑塵頻次,市中心區(qū)每天出動機械化清掃車52輛,灑水車46輛,對重點道路實施機械化清掃每天不少于3次,灑水每天不少于3次,并且制定了科學合理的道路維護計劃,積極開展道路補坑、便道和路緣石調修更換工作,4條景觀道已完成便道更換1674.4平方米。
規(guī)范交通秩序,培育文明出行
車輛停放有序、機動車文明禮讓、交通通行順暢……漫步唐山街頭,平安暢通的交通環(huán)境讓人耳目一新。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在付出努力的同時也發(fā)現:交通環(huán)境大變樣,出行更加便捷,隨著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大家的生活也更舒適。
6月17日上午10時30分許,記者來到百貨大樓交通崗,觀察市民過馬路情況。在近半個小時的時間里,幾乎沒有出現集體闖紅燈行為!瓣J紅燈的少了,我們志愿者舉勸導旗子的次數也少了。斑馬線、停止線比以前更加清楚了,過馬路更安全了!苯煌ㄖ驹刚邉Ⅺ惛嬖V記者,不僅自己成為了維護交通的志愿者,上小學4年級的兒子也成為了一名“小交警”。據了解,我市各中小學把交通安全法規(guī)教育列為重點內容,把交通安全教育拓展到各班級,并與相關部門合作開展了一系列交通文明志愿行動,而且通過開展“小手牽大手”等活動,讓孩子們從小樹立起文明行車走路的意識,進而帶動整個家庭加入到創(chuàng)城的行列里來。
今年53歲的張亮在唐山火車站附近開了一家超市,而他的家就在馬路對面的小區(qū)。雖然跨過路中間的護欄就能減少過馬路的時間,但張亮每天都“循規(guī)蹈矩”地往南走上挺長一段路,繞到斑馬線處過馬路。“既然有護欄就應該遵守交通規(guī)則,”張亮說,“天天過馬路都能看到‘講文明、樹新風’的公益廣告,在行動上也要有所體現,這附近來自各地的客人多,更要讓他們看看咱唐山人的素質!痹诟浇登诘慕痪嬖V記者,隨著我市創(chuàng)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開展,市民的自覺性逐漸提高,除了行人注重遵守交通規(guī)則外,機動車文明禮讓的意識也在逐步提升。
作為土生土長的唐山人,市民張先生對此感觸最深:“創(chuàng)建文明城以來,看得見的變化太多了。最明顯的就是車輛加塞插隊、機動車占用人行道等現象明顯減少了,私家車遇到行人過斑馬線絕大多數會禮讓,開‘斗氣車’的少多了,這樣的變化非常不容易,也讓我們覺得只要上路就能有個好心情!
推出便民措施,方便群眾生活
“服務大廳內有一個免費的代辦服務,僅用了一天的時間,我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就拿到手了,快捷高效,環(huán)境優(yōu)美,我要為我們的政府點贊!”市民李軍告訴記者。
提升窗口行業(yè)優(yōu)質服務水平,是創(chuàng)城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讓市民辦事更方便快捷,唐山市民服務中心推行了“馬上辦”規(guī)范化審批機制和“135”審批完結制,即把進駐市民服務中心的事項劃分為1日內當場辦結、3日內窗口辦結、5日內協調辦結三大類。
“只要是和群眾個人衣食住行、冷暖安危有關的事情,醫(yī)保、社保、房屋登記等各種‘家事’都可以在這里申請辦理,我們的工作宗旨是打造一個‘推開一扇門,辦成百家事’的辦事場所。”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曹福貴介紹說,唐山市民服務中心包括唐山市政務服務中心和唐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今年1月搬入新址,進駐部門或單位41個,進駐事項278項(其中行政許可事項132項),設置辦事窗口263個,是我市集行政審批、陽光政務、便民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一站式”政務服務平臺。
“要給老人辦理破損的身份證,可老人行動不便,沒想到派出所的民警竟然上門給老人拍了照!笔忻駝勰葘τ浾弑硎。原來豐南區(qū)黃各莊鎮(zhèn)民警了解到轄區(qū)許多孤寡老人、殘疾人、長期臥床病人無法到派出所辦理丟失或破損的身份證,而目前辦理醫(yī)保、社保、領取養(yǎng)老金都要使用身份證。針對這一情況,豐南區(qū)公安局黃各莊派出所推出了“流動戶籍室”,上門為群眾開展辦證服務。據了解,我市市直機關基層“窗口”單位,有針對性地確定了對標趕超目標,牢固樹立“小窗口,大服務”的工作理念,結合各自實際,對標優(yōu)化、完善“窗口”單位軟、硬件建設,推出各項便民措施,加強誠信建設,開設“一站式”業(yè)務服務流程,實現權力規(guī)范、透明、高效的陽光機制,有效提高了窗口單位的文明形象和服務質量。
“感覺無數默默無聞的人在為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奉獻著熱情和力量,他們的行為讓我感動。生活中遇到困難,會有社區(qū)志愿者上門幫助,來不及接孩子放學,還可以把孩子安置在社區(qū)的‘四點半課堂’。”市民張坤說,除了生活上的便利便捷,他還感到精神生活愈加豐富多彩,“我家離南湖較近,唐山大劇院、唐山新圖書館、群眾藝術館、唐山檔案館等都建在世園會核心會址周邊,世園會雖然閉幕了,但我在南湖參加了現代朗誦藝術講座、萬人廣場舞展演暨大眾健身舞(操)大賽等各項活動,感到每天都很充實!
讓百姓在創(chuàng)建中得到實惠、看到變化、共享發(fā)展成果,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和對創(chuàng)建工作滿意度、認可度……我市把建設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推動城市轉型升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舉措,堅持“國標”“民標”并重原則,創(chuàng)城過程也成為了優(yōu)化城市形象、服務民生幸福、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的過程,凝聚了民心,弘揚了新風正氣,形成了全民參與過程、全民分享成果的創(chuàng)城局面。
“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薪火相傳的文明火種成就了唐山文明創(chuàng)建的輝煌業(yè)績。今年是我市爭創(chuàng)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評選之年,隨著創(chuàng)城工作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創(chuàng)城行列中來,存好心、做好事、當好人在全市蔚然成風。公交車上,總會有人起身為老幼病殘人士讓座;公園廣場,不隨地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已成為所有游客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市民們用自己一個個細微的行動,實踐著文明的諾言,用一句句禮貌的用語,使城市變得更加文明而優(yōu)雅。
文明,讓城市更美好,唐山創(chuàng)城的腳步馳而不息,文明之花在這片熱土上絢爛綻放! |
|
|
|
|
|